浸沒式MBR膜將活性污泥法與膜分離技術結合,在生物池內直接過濾出水,實現高效固液分離,出水水質可達一級A甚至回用標準。其核心是中空纖維或平板膜組件,長期浸沒在活性污泥中“呼吸”——透過清水,截留污泥與污染物。然而,膜污染、斷絲、曝氣異常等問題常導致“窒息”,通量下降、能耗上升。掌握
浸沒式MBR膜“窒息急救”方法,是保障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。

問題一:跨膜壓差(TMP)快速升高
這是膜污染的典型信號。首要措施是加強曝氣沖洗:檢查曝氣量是否不足,調整風機頻率,確保膜表面氣泡流密集翻滾(通常氣水比15:1~20:1)。若TMP仍高,執行化學清洗:
維護性清洗(每周):低濃度次氯酸鈉(500-1000mg/L)或檸檬酸浸泡30-60分鐘,去除有機/無機污堵;
恢復性清洗(TMP>35kPa):高濃度藥劑(2000-5000mg/LNaClO)或酸堿聯合清洗,恢復通量。清洗后充分清水置換。
問題二:膜通量下降或產水不足
除污染外,檢查產水泵是否故障或閥門未全開。確認膜組件是否淹沒足夠深度(通常>1.5m),避免負壓過大。若多組膜并聯,檢查各組流量是否均衡,防止偏流。必要時調整各組閥門開度。
問題三:膜絲斷裂或漏泥
表現為出水濁度或SS突然升高。立即隔離破損膜組件,停止產水。排空池體后檢查:
膜絲是否被尖銳物劃傷或安裝時過度拉伸;
是否因長期干抽或負壓過大導致疲勞斷裂。
破損組件需返廠修復或更換。日常避免跨膜壓差過高(通常<50kPa)。
問題四:曝氣不均或無氣泡
檢查曝氣管路是否堵塞或閥門關閉。打開膜架底部排污閥,沖洗沉積污泥。確認曝氣孔是否被生物膜或無機垢覆蓋,可用高壓水槍清理。若為單孔曝氣器損壞,需停機更換。
問題五:污泥粘性過高或泡沫堆積
高粘性污泥易粘附膜面,加劇污染。檢查營養比(BOD:N:P=100:5:1)是否失衡,補充氮磷。投加消泡劑控制泡沫。優化污泥齡(SRT)與回流比,防止污泥老化。
問題六:系統頻繁報警或自控失靈
檢查液位計、壓力傳感器、流量計是否故障或結垢。校準儀表。確認PLC程序邏輯是否正確,如清洗時序、反洗周期。確保控制柜供電穩定。